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

主編的話(1998年8月-9月)6月感言



主編的話(1998.9月)
八月份投入很大的心力在The Leader’s Handbook的中譯編校工作。8月這是一本好書,我在用英文寫的導言Notes on The Leaders Handbook說,這是本masterpiece(傑作),因為作者心中有「愛」,又有內容和寫作技能;masterpiece另一解為作者為戴明所說的30 位masters,所以可以稱其作品為“導師之作”。由於我在該文中多用世界級不朽作品和之,所以作者說,他對我頗富文思(thoughtful)之作,既感到受寵若驚,同時也很感動。我先寫中文半篇,然後用英文寫另一篇。因為沒空譯成中文,就先給大家看英文版及不全的中文草稿,希望該書十月底能出版。我在翻譯中,除了向作者請益,更向三年前認識的《品質狂人》Mike請教。我特地把三年前的舊作(感想)和一些他的回答整理成一篇。(讀者可能需要有本英文The Leaders Handbook才比較容易欣賞。另外作者給中文版的序,也一併刊出。

這本書會影響我們在十月份開設的所有課程,因為有更豐盛的教材。我們紀念研習會要改「對話」方式為主,而不是「發表文章」為主──即以參加者為主,而非發表人(本次無人)為主,你有興趣的話,請來與會。
從事出書這種「生意」,進退很難拿捏。每本書都該是「商品」。《精實革命》(Lean Thinking)的合著者Jones教授來Email,說書出近一年來,精裝本已賣出十五萬本。《熱愛品質》(Quality Is Still Free)出二年,不知讀者有無興趣透過我的「共同體」的Quality Digest去看他的專欄,並由那兒進入其網站。這二本書出了,可很少為它們打廣告,有點歉意,同時也感嘆自己不夠「專業」──不過,我總是想把它們(兩千多本)投入書店,其實不也是在累積社會的智慧水平。

這個月把更多外國朋友的來「信」和朋友們分享。這網站是「師、友、文章」的累積,希望朋友也能參與一下。

八月重要記事
(我的抓狂記錄,另外上榜的批評,是「愛之深責之切」。祈當事者諒之)
  1. 校改文章所花的時間,遠比初譯更多。真羡慕像羅素這種下筆成章的天才。好友彭淮棟譯《熱愛品質》時,也是如此。不過羅素說,許多書,在大學時代的談論中,已熟慮過,所以「順理成章」。彭兄也是熟讀後再下筆譯。則採取另外一種「邊譯邊學邊改」策略,不知那種「路數(途徑)」較好?或這只是一種風格與習慣。其實這要採取「隨機化實驗」(Randomized Experiments)研究一下才行。
  2. 惜福文教基金的鄭憲祥先生八月初為我們說明「兒童系統教育」。這是
  3. 以《第五項修練》為版本的「兒童教育」,與原美國以「系統動態學」和「兒童為主導」兩重要心態、途徑、前題者的極不相同。要發展出一套兒童新革命教學,絕對值得,但是如果不是取法等上,尊重系統動態學創始人Jay Forrester所主張的二大系統教育支柱,而是以流行的《第五項修練》為主,很可能只是把父母的挫折感與期望投射給兒童而已。
    兒童教育極深極難,而要下幾十年功夫才行。我們跟鄭先生check in認識朋友,看了不錯的兒童系統教育發展史,玩了「釣魚遊戲」(竭池而枯)學了一些,但是我們仍有許多疑惑點。所以隔幾天,我「組織研究會」上再碰到鄭先生,很後悔沒送他一本《皮亞傑對話錄》,而是送《加速度組織》,我以為這又更容易誤導「兒童系統教育」的人,罪過、罪過。
戴明博士說:
「兒童需要的是閱讀技能,而不是某種課程、教科書或教學方式。」
「目的的選擇顯然代表價值的澄清、尤其是當有諸多選擇可供取捨的時候,尤其如此。」
我是本著旁觀者立場,給點建議的。我欣賞幹事認真的人、組織,但是也要提醒一些用心良苦的朋友說,戴明博士時喜歡說的一句話:“Best Efforts are not enough!”
  1. 大學時同學甘永貴在離開飛利蒲後一年,又去著名的資訊公司SAP(思愛普)上班。我有次與他做了畢業後二十餘年的第一次長談。他給我的建議是要與國際上的高手共同努力,因為我不可能在國內找到段數高的人。我從他的書架中借本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,補足一重要領導學支派。甘兄負責品質資訊系統,我同他談十餘年前去美國HP科技及在Motorola的故事及經驗。另外我們相互推薦一些網站及書籍。
此外,我也從他那兒聽到飛利蒲的一些高級主管「退休」消息。他們職級都很高,對於領導推動公司取得日本戴明獎都有莫大貢獻。許祿寶先生更是戴明哲學的信徒。我一時不知如何連絡他們,就在此祝福他們,也希望我們社會多一股新力量投入品質的轉型。本月推出蔡示魁先生作的訪問張忠樸先生,就能以品管專業人士取得業界口碑。
  1. 決定不參加「習慣領域學會」年會、去年加入該年會,原是肯定游教授十年前著作。可惜,我是較重「研究」的人,該「學會」採取極“普遍化”的路數。這突顯出「深淺」取捨上的兩難。最重要的,我以為HD沒有源源不絕的國際masters加入,反而成為訓練中心,可又不像卡內基般。  
 其實這些突顯我們在管理學上是淺盤子,包括我在內。

-------
主編的話
先要謝謝戴久永教授立即為我們找出Edgecumbe High School 的網址為:

周光漢先生告訴我The Deming Institute 已有季刊:“Deming InterAction在網站上可,查讀者可由EDN上copy(PDF)或到 http://deming.org/deminghtml/publications.html把過去一、二年的補充。我對這全是由“義工”所組成的單位的成績與認真深表敬佩。

同時,各位可從Deming InterAction 中了解他們參與華盛頓州 Tacoma大社區的教育等活動。The Leader Handbook 的作者 Peter Scholtes是要角。明年春季的戴明大會將在該州舉行(通常在華盛頓特區舉行)。

我在7月23日譯完該書並接到他E-mail過來的中文版(新,因為我每一字walk through,也找出不少問題)序言後,「激勵」他弄本 The Leader Handbook for Educator and Social Sectors 。 同時建議他“設法”出版日譯本,以拯救日本陷在“喪失信心或以前太自滿於自己的學習成績。”

這本書的翻譯,拜E-mail之賜,有許多有關美國文化的請教,下月起想把它弄成“邊譯邊學”專欄,跟朋友分享。

我們在這一期專訪李建廷醫師,蔡士魁先生和我各作了一篇訪談與印象記,作為我們關心醫療系統與友情的紀錄。

健保局北區分局的朋友所分享的“體適能”,大概是一項正宗的“預防醫學”──世人常把健康化為一指標,例如體重或膽固醇度等,而忘了每人的體質因素──而忘了一體適用的健康之道,大概是“多運動”!

在「轉型論壇」中,我們謝謝蔡士魁先生幫我們整理了有關“最起碼關鍵人數(critical mass)”等有關「猴子模式」──這是去年研究會以來一直想作的介紹。有興趣談論這一主題的人,不妨就近日出版的《思想傳染》來談“meme”。其實,戴明的轉型是系統的轉型,即組織是一系統,所以組織要轉型,組織的成員也要轉型,彼此互動才行。從這一脈絡看,我們訪談人物也屬這一層次。

我們七月終於出版了《熱愛品質》(該書有摘要,請讀者由本網站的戴明共同體之「尋智專業企管公司」去找)及《精實系統革命》──它整本書的美、日、德、英各國個案,都是以Lean Thinking/Value Stream為主題的企業轉型個案集。希望朋友買它,看看另一角度下的轉型。至於《熱愛品質》,戴久永教授來信說對我在書末的「評論」極感興趣。當然,那是我近十五年來的一些心得。

-------1998.6.24 感言
能集中注意力做事,效果常會出乎意外,經過三個月的努力,我竟有把握說Simon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作品新版《管理行為》及Peter .Scholtes的《戴明領導手冊》極可能可在年底面市--重要的是品質,而不是速度。

我自己的翻譯功力不行,不過重要作品或生意清淡時(度小月)就自己作,因此,就沒有暑假可言。不過,我在上班時很羨慕學生或歐洲同事,甚至日本同事,因為他們都有暑假。我的生活品質一向不高,沒冷氣仍可以過夏天--只是左鄰右舍的冷氣很吵人就是了。
雖然是顧問公司,所做的顧問通常是免費服務的--或是價值已超出了金錢計價。熟朋友很能與我聊天,我會倚老給他一些「資政建言」,江玉國先生空中飛人似的奔波,在台時就招我一齊到台大跑步,我的常年顧問費是茶葉。吳先生創一光電公司,我應加去新竹談戴明理念,最重要的是看朋友事業發達,有機會分享他們創業的樂趣,有機會談些有色笑話…,多好。表示我們還有活力。兩位電子公司的年青朋友,一位資訊,一位成本會計,換工作也會找我談談,能被利用就值得。

比較苦惱的是缺輸入(Key in )人手,不知有沒有人想“交換服務”的?譬如我看了投資大師Ben GrahamRoy R. Neuberger的回憶錄,發現他們與我一樣,喜好詩歌藝術(可惜我對投資操作是白痴,但我喜歡這些“偉人”),想與大家分享,可是沒人打字,因為本網站的“操作人”到美國度假去了,我希望他好好把華盛頓D.C.的人文社會多吸收一點,祝他一帆風順。
華人戴明學院目前是無形的,我希望以--戴明顧問公司來發展這個學習共同體(它是營利單位,但我把它視為Not-for-profit business, it is not for profit , but it is still a business ! 

這個網站可以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般嗎?它可以是管理/品管的百科全書嗎?來這兒可以看管理學/品管學的文明史嗎?


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